据悉,东方雨虹成立于1995年,是亚洲最大的防水系统服务商,专注于建筑防水材料和防水工程施工两大业务领域。
在效率性能方面,好的产品不仅要具备超高安全性、优越的发电性能、更优质的适配性以及量产效率和产能,也需要为消费者提供更高的性价比。通过下面的一系列比对,可以看出无论是54片电池系列(445Wp/22.27%)、72片电池系列(615Wp/23.23%)还是78片电池系列(635Wp/22.72%),Tiger Neo系列产品在各个类别中都展现了更优异的性能和品质。
晶科能源N型Tiger Neo组件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定将成为业界风向标。除此以外,N型TOPCon技术大幅降低了组件的光致衰减。不仅如此,其更优的弱光响应性能能够在日落、日出、阴天和其他低辐照情况下,带来更多的发电量以确保投资收益。经过长期的技术迭代发展,目前业内PERC电池量产效率已经普遍超过23%,越来越接近24.5%左右的其理论极限隆基绿能也参与到了全球的光伏热潮。
Hi-MO 6的场景融合、效率提升还有可靠性方面都达到了新高度,同时这是真正立足于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以光伏为例,它经过过去几年的增长,又到了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会发生一些新变化,而这些变化也可以理解为是某种周期的体现。江苏阳光公告称,先行投建的年产5万吨多晶硅项目按照硅料12万元/吨的价格进行测算,达产年利润总额为19.64亿元,净利润为17亿元,投资利润率37.86%等指标均较高,投资回收期3.64年,在财务上可行。
后因多晶硅市场低迷,其子公司宁夏阳光硅业有限公司进行破产清算,退出了多晶硅市场。一方面,协鑫科技在江苏、四川的产能在有条不紊地扩产之中,2022年7月22日,协鑫科技四川乐山10万吨级颗粒硅项目首条生产线正式投运。祁海珅表示,多晶硅料是光伏行业的重要原材料,由于今年以来光伏装机需求旺盛,发展迅猛,对多晶硅料的需求也是迅速增长。一方面,行业老玩家扩产的步伐在逐步加大;另一方面,一些行业新手也宣布进军多晶硅领域。
进入2021年之后,市场形势开始逐步好转,需求量大,但是供应短期内无法匹配。赵家生同时表示,这也警示我们,一旦市场形势不好,多晶硅料是否会出现新的行业困局,下一步,多晶硅料的供需错配仍然值得关注。
在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光伏产业链其他环节产品价格均处于高位,截至11月底12月初,硅片、电池、组件价格较年初已分别上涨超过25%、20%、5%。一是由于硅料处于行业的上游,它并非终端需求,它的市场需求是层层传递的,是由组件电池传递到硅片,之后硅片再传递到硅料。赵延慧表示,一方面,按照目前多晶硅生产企业扩产规划、以及规模来看,2024年以后的多晶硅产能的确面临过剩风险;另一方面,也仍然需要时间观察多晶硅新产能实际落地的能力,以及投资环境和回报收益率等等考量因素,不排除部分企业放弃扩产多晶硅。对于各路资本跨界入局多晶硅行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日前指出,一方面,这将促进光伏技术百花齐放,刺激传统光伏企业加速推进技术迭代,为光伏行业带来新的经营模式,使行业更具活力;另一方面,可能出现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部分环节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
当然,产能的释放、价格的变化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两单之间,8月26日,新特能源与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战略合作买卖协议,约定在2023年1月至2030年12月期间,向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多晶硅料336000吨,估价为1020.77亿元(含税)。赵家生表示,从历史上看,多晶硅料的产能多次出现过,需求大时供应很小、需求小时供应很大的局面,这是一种供需错配的现象,这是近期多晶硅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根源。当年,协鑫科技扩产将近3万吨,这意味着协鑫科技年初的产能只有45000吨。
此后,在6月18日,通威股份向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销售21.61万吨多晶硅料,销售额预计分别为509亿元,则当时的多晶硅料为25万元/吨,3个月涨幅超过10%。作为多晶硅料的行业龙头,通威股份的产能早在今年上半年就开始陆续被锁定。
90%以上的产能被提前锁定协鑫科技是布局较早的一家硅料企业,与大全能源、通威股份、新特能源等都属于行业龙头企业,然而,在今年的这一波大单潮中,却不见协鑫科技的身影。赵家生表示,硅片薄片化技术,可以减少硅料损耗,增加每公斤硅料出片率,从而降低硅片成本。
目前江苏阳光主营业务主要为呢绒面料的生产和销售,公司属于跨界布局光伏产业。此外,随着多晶硅产能的大量释放,其价格将出现变化。仅仅这6个大单,通威股份销售的多晶硅料为144.22万吨,销售额高达3573.66亿元。2022年以来,众多资本玩家涌入光伏赛道。在一个来月的时间里,仅仅大全能源一家企业就签订了3000亿元的大单;而多晶硅行业里的三家龙头企业,签单金额高达8000亿元;如果再加上其他两三家龙头企业,则签约金额超过1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12月中下旬,多晶硅料、硅片价格出现下滑,其中多晶硅料已从30多万元降至不到29万元/吨,而江苏阳光的投资测算对标价格为12万元/吨,远低于目前的市场价格。
另一方面,在新建产能方面,协鑫科技布局的有包头30万吨颗粒硅、内蒙古乌海20万吨颗粒硅、呼和浩特10万吨颗粒硅。协鑫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预计到明年底,协鑫科技实际形成的产能有望高达70万吨。
一方面,多晶硅产能被锁定,驱动价格向上快速变动。仅仅大全能源、通威股份、新特能源这三家企业,今年所签订的硅料大单总金额就超过8000亿元。
事实上,即使在这部分存货中,还有不少硅料生产的原材料,真正的库存产品并不多。三是多晶硅市场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风险。
总体来看,上述两个交易买家与新特能源的合作金额就高达2059.97亿元。2022年6月17日,天合光能公告称,计划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新能源产业园项目,投资额高达数百亿元,包括年产30万吨工业硅、年产15万吨高纯多晶硅、年产35GW单晶硅等生产线,第一阶段计划明年底前完成,第二阶段预计2025年底建成。随着协鑫于2021年在四川、内蒙投资建设新的生产线,并于2022年达产,协鑫才能腾挪出新的产量满足其他企业的需要。目前,行业龙头通威永祥、协鑫、晶科能源、京运通集团、青岛高测等纷纷落户乐山,绿色硅谷产业集群初具雏形。
该项目预计2023年上半年开工,工程建设期1.5年,投产后第二年达产。曾几何时,在行业的低谷周期,多晶硅头部企业的生产毛利不足15%,甚至面临全行业的亏损,但随着多晶硅价格的上涨,头部企业毛利水平甚至反弹到80%,而整个下游环节的毛利率平均水平不足15%。
事实上,本轮多晶硅价格的最低点出现在2020年6月,当月多晶硅价格为4.7万元/吨,此后多晶硅料价格逐步上涨,至今已经上涨了近6倍。2022年3月18日,东方希望集团宁夏晶体新能源材料项目启动仪式在石嘴山市分会场举行,项目总投资约1500亿元,其中一期项目规划建设年产12.5万吨多晶硅、14.5万吨工业硅等,最终将建成年产40万吨高纯晶硅、49万吨工业硅以及单晶、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的上下游一体化全产业链项目。
12月8日公告显示,拟由全资子公司宁夏澄安与宁夏石嘴山市签订《合作协议》,在宁夏石嘴山经开区规划建设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和年产10GW拉晶切片、10GW电池片和10GW组件项目。目前,东方希望集团投资150亿元的一期多晶硅配套工业硅项目正在紧密施工中,已基本完成土建施工,并进行设备安装,预计2023年6月份进入试生产阶段。
9月10日,另一家上市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威股份)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旗下五家子公司与晶科能源及其子公司签订多晶硅长单销售合同,约定在2022年9月2026年12月期间晶科能源预计采购约38.28万吨多晶硅产品。或许,正如江苏阳光所称,对于多晶硅项目而言,时间和效率问题是关系成败的重大因素,为此该公司才迅速重新选址。换言之,早在2021年,协鑫科技的产能即被下游的硅片企业锁定。但在今年四季度,大全能源却频频接到这样的大单,部分大单的金额更是匪夷所思。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健康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调多措并举保障多晶硅供应能力,旨在纾解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产能、价格堵点,提升光伏发电产业链供应链配套供应保障能力,支撑我国清洁能源快速发展。大全能源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最新投产的10万吨多晶硅料产能正在建设之中,预期明年可以投产,其建设期差不多在15个月,一旦顺利投产,大全能源的产能将实现极大的增长。
除了这40万吨新建产能之外,东方希望还新建了内蒙古乌海6.25万吨生产线及原有项目扩产6万吨,仅2022年以来,东方希望新增产能超过50万吨,加上该公司原有产能,其产能潜力预计在60万吨70万吨。从公司资产角度看,一个总资产50亿元的企业想玩转200亿元的项目,而且是大尺度的跨界,这势必将对江苏阳光的技术、资金等形成巨大的考验。
如果考虑协鑫科技、东方希望等其他硅料企业所签订的长单合同,则今年硅料大单总金额远超一万亿元。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大额长单的签订主要是下游企业为了保障供应链的稳定,这在当前供需矛盾较大的时候能有一定作用,但在未来产业链过剩后,虽然是锁量不锁价,但最终是不是一把双刃剑还不好说。
标签: 梅德韦杰夫:政府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威胁 哥伦比亚近几月已招标1.39GW风电光伏项目 人大常委会积极促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氛围 宁波启动首个水环境生态湿地工程 中泰两国核学会签订核电合作备忘录
评论列表
预计2025年光伏市场350GW,即使组件价格再降25%,全球市场空间5800亿元,参考PERC成熟之时的市占率超过40%,异质结电池的市场空间在2300亿元以上。
天合光能拥有丰富的光伏组件和系统发电性能研究经验,全资收购西班牙Nclave公司之后,在常规跟踪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正式发布了SuperTrack智能跟踪技术,具备高散射辐照天气优化、复杂地势逆跟踪优化、双面组件发电优化功能
风光大基地项目不仅承担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宏伟目标的实现,也是我国电力保供的重要部分。
包头美科作为美科股份业绩增长的主推手,主要负责公司单晶硅业务,2021年贡献收入达37.63亿元,占同期合并口径下收入的比例104.18%。
而硅片环节价格的下跌,则是受上游硅料价格走势影响,随行就市。